
怎么样帮助孩子度过脏话敏锐期
引言
依据有关调查,大多数孩子在4岁左右会进入脏话敏锐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会频繁说一些脏话,而爸爸妈妈总是没办法有效应付。那样,作为父母,大家应该怎么样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敏锐时期呢?
知道脏话敏锐期
脏话敏锐期一般在孩子4岁左右开始,持续三个多月。在这个时期,孩子对于脏话情有独钟,常常会在说话中加入脏话词语,甚至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这一现象可能是从其他孩子或媒体中学来的,孩子们感觉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家庭语言环境的重要程度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课堂,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爸爸妈妈和周围成人的语言构成了孩子语言学习的环境。因此,要预防孩子说脏话,第一应该注意家庭语言环境的文明和修养,为孩子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零容忍态度
对于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大家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当大家首次听到孩子说脏话时,绝对不能无动于衷,更不可以抱着赏析的态度。成人的这种“一定”的反应事实上会强化孩子说脏话的习惯。因此,大家应该准时制止孩子说脏话的行为,让他们了解这是一种不被社会同意的行为。
运用消退原理
消退是一种行为矫正的办法,适用于刚形成或出现不久的偏差行为。当孩子说脏话时,大家可以有意地忽略这种行为,不直接作出反应。如此一连多次没带来认可后果,孩子的说脏话行为强度就会渐渐减弱,最后不再发生。然而,消退只适用于不好的行为,对于好行为则需要准时给予积最强化。

积最强化和不同强化的办法
对于孩子已经形成了有意识说脏话的习惯,大家可以使用积最强化和不同强化的办法来矫正。积最强化是指在孩子没说脏话的状况下给予表彰或奖赏,以鼓励他们维持好的行为习惯。不同强化是指在孩子的不好的行为次数降低时给予强化,最后使这种行为不再出现或出现次数在可同意的范围内。
培养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程度
儿童的不好的行为总是是由长期塑造而形成的,因此矫正不好的行为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家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了解说脏话是不被社会同意的,有害的行为。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好的行为习惯。脏话敏锐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特殊时期,大家作为爸爸妈妈和教育者应该采取正确的办法帮助孩子度过这一阶段。通过清洗家庭语言环境、零容忍态度、消退原理、积最强化和不同强化的办法,大家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心理健康进步。只有从小培养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成为有素质、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