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测试
1、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的名字、化学式、俗名对应一致的是( )
A.氧化钙 CaO 生石灰 B.碳酸钠 Na2CO3 小苏打
C.氢氧化钠 NaOH 纯碱 D.乙醇 CH3COOH 酒精
2.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 )
A.铁水 B.石油 C.可燃冰 D.四氧化三铁
3.儿童缺少某元素可能致使智商低下,该元素是( )
A.Ca B.Fe C.Zn D.I
4.大米、白面、马铃薯等食物中含有些主要营养价值是( )
A.油脂 B.淀粉 C.葡萄糖 D.维生素
5.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B.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蛋白质的量更大
C.锡、碘、钠、氟是人体中含有些微量元素
D.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7.35﹣7.45
6.化学与生活密切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屠呦呦据此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由于蛋白质受热变性
C.维生素 C 具备非常强的还原性,由此可推断能在人体内起抗氧化用途
D.手机电池放电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电流
7.“共享单车”,既节能环保又便捷出行。下图单车中下列部件的制作材料不是合金的是
A.钢圈 B.钢丝 C.汽车轮胎 D.链条
8.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可用水辨别石灰石与食盐 B.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合金是合成材料
9.下列关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化学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淀粉遇碘水会变蓝
B.淀粉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
C.油脂能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D.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10.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保持体温所需要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下列剖析错误的是( )
A.医疗上可用肯定溶质水平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患者输液以补充能量
B.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
C.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可以准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较,CO2和H2O的含量增加了
11.丁基锂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见的试剂。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
B.丁基锂中碳元素水平分数为75%
C.丁基锂运输或用过程中假如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
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 )
A.石墨、 C、 金属 B.酒精、 C2H5OH、 无机物
C.火碱、 NaOH、 碱 D.臭氧、 O3、 氧化物
13.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下列手段正确的是( )
A.将塑料垃圾就地焚烧 B.将塑料垃圾随便遗弃
C.将塑料垃圾就地填埋 D.收购借助各种废弃塑料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作用与功效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
B.石墨非常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
C.钛合金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D.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造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B.用灼烧的办法辨别羊毛与合成纤维
C.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
D.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2、填空题
16.“鲤鱼焙面”是豫菜名品.鱼肉中富含有营养素是________ ;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用途,与水发生反应,最后变成________ (化学式为C6H12O6).
17.化学与生活密切有关,在厨房里蕴藏着很多化学常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很多维生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身体缺钙,可能患有些疾病是_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用的主要材料是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日常碗筷用沸水消毒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18.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进步。
(1)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 g含有 | 糖类 | 油脂 | 蛋白质 | 维生素C | 钙 | 镁 | 钠 | 锌 |
7.6 g | 7.8 g | 7.4 g | 18 mg | 201 mg | 18.2 mg | 30.8 mg | 8.1 mg |
① 燕麦片的营养价值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______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② 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_________。
(2)大家穿的衣服一般是由纤维织成的,容易见到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辨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 | ① | ② | ③ |
灼烧时的气味 | 特殊气味 | 烧纸气味 | 烧焦羽毛气味 |
则羊毛、棉花的编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19.今年5月24日,国内中部区域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成立口新区进步规划中包含了新型工业区、现代农业区的建设规划.
(1)现代农业区的生产能为长沙民提供优质的瘦肉、鸡蛋、牛奶等农畜牧商品,它们均含有些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
(2)请你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剖析,新型工业区的建设应拒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企业入驻.
20.五一假期,小张一家人开车去参观北海历史文化古迹——合浦曲樟客家土围楼。
途经加油站,小张给汽车加了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土围楼护墙厚实坚固,建造对在墙体表面涂抹石灰浆[Ca2]。
请你结合所学常识说说涂抹石灰浆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围楼内有很多年代久远的木房屋,建造时部分木材表面被烤焦炭化。
请你谈谈烤焦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质房屋易失火,前人常在房屋门旁放置一个水缸储水备用。
①从物质燃烧条件看,木材是____________。
②简述水能灭火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21.A、B、C、D、E是容易见到的不相同种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人体缺少A元素会引起贫血,B溶液呈蓝色且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和D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1)C应是化合物中的_____类;E的化学式是_____。
(2)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水平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
22.A→F是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一种含钙元素的物质,C的固体升华时吸热,常用做制冷剂。D是黑色粉末,且是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C的化学式为___、D的化学式为____。
若E是有毒气体,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若F是实验室一种容易见到液体燃料,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请写出C转化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题
2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少维生素C可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备酸性.
(2)实验策略:提供的试剂有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
依据以上用品,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策略,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策略I |
|
|
策略Ⅱ |
|
|
(3)结论:维生素C具备酸性.依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则其放置时间的长短是不是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策略: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的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
滴数 | 12 | 2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觉得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可以和碘水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不一样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测定橙汁、某果味饮料维生素C含量的过程和记录.
[实验用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用胶头滴管向①试管中滴加1滴碘水,试管中物质变蓝色;
步骤3:按相同的操作办法向②试管中滴加1滴碘水,震动试管,试管中物质未变色.重复上述操作至试管中物质刚好变成蓝色为止.记录向②试管中加入碘水的滴数.
步骤4:对③、④试管中样品,重复步骤3的操作.
[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 | ①蒸馏水 | ②标准维生素C | ③橙汁 | ④果味饮料 |
滴入碘水的数目/滴 | 1 | 8 | 15 | 5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觉得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
(2)有人觉得测定物质①、②是多余的,你觉得呢?并说明理由.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状况中会干扰到该实验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实验中用了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没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向③、④试管中滴加碘水
D.试管的大小规格不同.
5、计算题
25.新药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锐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
(1)左旋氧氟沙星由_____种元素组成,是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水平分数是_____(精准到0.1%).
(3)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人,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_____g.
(4)从保存办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备_____的化学性质.
26.一名青少年正常状况下天天约需钙。若天天从食物中得到
钙,其余由钙片补充,则天天要吃含葡萄糖酸钙
的水平分数为85%的钙片______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A 7.C 8.A 9.D 10.C 11.B 12.C 13.D 14.D 15.A 16.蛋白质; 葡萄糖
17. A 骨质疏松 C 高温下、细菌体内蛋白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18.蛋白质 油脂 锌 不要高温加热 食醋 ③ ②
19.(1)蛋白质 (2)高污染
20. 酒精 C2H5OH
石灰浆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木材表面炭化有益于长期保存。
①可燃物 ②水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失火点以下
21.碱 H2O 减小 2NaOH+H2SO4=Na2SO4+2H2O
22.CO2 CuO CuO+COCu+CO2 C2H5OH+3O2
3H2O+2CO2 CO2+Ca2=CaCO3↓+ H2O
23.(2)策略Ⅰ: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策略Ⅱ: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pH试纸变红色
策略Ⅲ: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把维生素C的溶液逐滴滴入含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中 红色消失(答案合理即可,任选两个)
(3)AC
(4)①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②维生素C缺少的患者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4.(1)③;(2)不是多余的.通过①、②的实验对比,可以获得维生素C和单质碘反应时的数目比,依据该数目比和实验③④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橙汁、该果味饮料维生素C含量;(3)ABC
25.(1)5 有机物 (2)17.7% 3)2.8 (4)见光易分解
26.